蛋白質對我們的身體好處多多,但如何才能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呢?在這篇文章中,一起來看看蛋白質的用途有哪些、每日應該吃多少,以及有哪些美味的高蛋白質食物和菜單可以選,讓健康飲食更加分!
蛋白質對於人體的 5 大好處
我們每天吃下肚的食物,再經過消化後會變成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質、礦物質、纖維素和水等營養素,作為身體運作的能量。六種營養素缺一不可,各有各的功能。而其中蛋白質是構成我們內臟、骨骼、肌肉、頭髮等部位的主要材料。可以把身體想像成一棟房子,蛋白質就像建造房子的磚頭,房子要穩固,磚頭當然是不可或缺的。
那麼,蛋白質具體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哪些好處呢?
好處一、加速復原
蛋白質是肌肉生長所必需的元素。在經歷重量訓練導致肌肉輕微損傷時,蛋白質就能派上用場,幫助肌肉修復損傷。這有助於減少恢復時間,讓身體更快回到最佳狀態。
好處二、增加力量
在修復損傷的過程中,肌肉也會增生更多,從而提升整體肌肉力量和我們對身體的掌握度以及活動力!
好處三、提升免疫力
不僅是肌肉,免疫系統中的抗體和酵素也依賴蛋白質來組成。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讓我們對病菌和病毒更有抵抗力。
好處四、平衡血糖
攝取蛋白質後,不會直接使血糖上升,因此血糖的變化較為平穩。這能避免因血糖波動而引起的疲勞和飢餓感,並維持持久的能量。此外,身體消化分解蛋白質所需的時間較長,也有助於提升飽足感,避免因為覺得餓而吃太多。
好處五、維持皮膚、指甲和頭髮健康
蛋白質是皮膚、頭髮和指甲的主要成分。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幫助保持這些部位的良好狀態,減少頭髮乾燥、指甲脆弱以及皮膚不佳的情況。
蛋白質食物要吃多少?每日建議攝取量
蛋白質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好處多多,但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每天有吃到足夠的蛋白質呢?畢竟,補充營養最重要的就是要適量。
根據衛福部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建議,19 歲以上男性每日應補充 70 克以上的蛋白質,而女性應補充 60 克以上的蛋白質。但蛋白質補充和我們身體本身的情況有密切關係,因此也有另一種估算方式,以自己的每公斤體重來計算每日蛋白質攝取量。
對象 | 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量(克) | |
---|---|---|
一般成年人 | 女 | 1.1 g/kg |
男 | 1.1 g/kg | |
長輩(70 歲以上) | 女 | 1.2 g/kg |
男 | 1.2 g/kg | |
孕婦 | 1.1 g/kg + 每日額外攝取 10g | |
哺乳婦女 | 1.1 g/kg + 每日額外攝取 15g | |
健身族群 | 1.6 g/kg |
也就是說,70 公斤的成年人一天需要的蛋白質量大約是:
70 x 1.1 = 77 g
【延伸閱讀:老人補充蛋白質】
蛋白質種類: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
蛋白質營養素可以分為兩大類來源:動物性和植物性。顧名思義,動物性蛋白質來自動物相關的食物,而植物性蛋白質則來自植物。不過,這兩種蛋白質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差別呢?
其實,蛋白質是由更小的單位——胺基酸(Amino Acid)所組成。我們需要的胺基酸有20種,其中9種是我們的身體無法自行合成的,只能透過飲食來獲得。這9種胺基酸統稱為「必需胺基酸」。
同時含有9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稱為「完全蛋白質」,包括肉、魚、蛋和奶類等動物性蛋白質,以及部分植物性蛋白質。另一方面,「不完全蛋白質」則是指那些不含所有9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,通常是以植物為來源的蛋白質。因此,在補充蛋白質時,除了注意蛋白質的量,也要考慮蛋白質的種類喔。
十大高蛋白質食物排名
我們每天能吃進肚子裡的食物總量有限,因此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,自然能提高蛋白質的攝取,幫助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。下面分別整理了 10 種最高的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來源,幫助大家挑選適合的營養來源。
十大高蛋白質食物:動物性蛋白質
品項 | 每 100 公克蛋白質含量 |
---|---|
雞絞肉 | 27.4 公克 |
小羊腰脊肉 | 26.5 公克 |
旗魚切片 | 26.0 公克 |
紅肉鮭魚切片 | 24.3 公克 |
雞胸肉 | 24.2 公克 |
豬耳 | 24.2 公克 |
藍圓鰺 | 24.0 公克 |
大目鮪 | 23.9 公克 |
花腹鯖 | 23.9 公克 |
牛腱 | 23.7 公克 |
鮪魚肚 | 23.4 公克 |
*數據來自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(新版)。
- 雞絞肉、雞胸肉
雞肉普遍富含蛋白質,而油脂含量低。烹調方式多樣,絞肉還可以搭配豆腐做成雞肉丸,加倍補充蛋白質。 - 小羊腰脊肉
腰脊肉為羊身上脂肪相對少的部位,但同時又保有鮮嫩多汁的肉質與口感,可煎烤或低溫烹調。 - 旗魚切片、紅鮭魚切片、鮪魚
除了蛋白質含量高以外,旗魚、鮭魚和鮪魚都含有 Omega-3 不飽和脂肪酸、DHA 和 EPA,口感鮮嫩,可直接當生魚片生食。
十大高蛋白質食物:植物性蛋白質
蛋白質不僅存在於肉類食物中,素食者也可以從多種來源中補充蛋白質,只是需要注意哪些是完全蛋白質來源,哪些是不完全蛋白質來源。除了十大高蛋白的植物性蛋白來源外,我們也整理了一些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質,接下來將一同介紹。
品項 | 每 100 公克蛋白質含量 |
---|---|
黃豆* | 35.6 公克 |
小麥胚芽 | 31.4 公克 |
花生 | 28.8 公克 |
海苔 | 28.1 公克 |
白鳳豆 | 27.4 公克 |
紅扁豆仁 | 25.3 公克 |
開心果 | 22.4 公克 |
白芝麻 | 22.3 公克 |
原味葵瓜子 | 22.0 公克 |
甘扁桃仁(熟) | 21.9 公克 |
奇亞籽* | 21.7 公克 |
亞麻仁籽 | 20.8 公克 |
毛豆仁* | 14.6 公克 |
紅藜麥(生)* | 12.1 公克 |
蕎麥* | 11.0 公克 |
*為「完全蛋白質」,除此之外,乳製品和蛋類也都是完全蛋白質,食用蛋奶素的話,也可以考慮搭配補充。
**數據來自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(新版)。
- 黃豆
黃豆為最受歡迎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,除了蛋白質含量高,黃豆的蛋白質還是「完全蛋白質」。豆漿、豆腐、豆乾、豆皮等黃豆製品皆很適合成為每日飲食內容。 - 小麥胚芽
小麥胚芽是小麥種子發芽的部分,除了蛋白質以外,還有豐富礦物質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等營養素。可以搭配牛奶、豆漿食用,或在料理中加入。 - 奇亞籽、亞麻仁籽
奇亞籽和亞麻仁籽皆屬於油籽類,富含蛋白質、Omega-3 脂肪酸、鈣質、膳食纖維及多種礦物質。奇亞籽雖然被歸類為完全蛋白質,因為它含有 9 種必需胺基酸,但其中某些胺基酸含量較低,因此建議搭配其他蛋白質來源食用,以確保營養均衡。相較之下,亞麻仁籽則屬於非完全蛋白質。這兩種種子可直接加入料理中,或搭配牛奶、豆漿、優格等食物食用。
高蛋白質食物菜單規劃:
單單知道哪些食物富含蛋白質,仍然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蛋白營養素的攝取。因此,我們也提供了一些簡單的菜單靈感,幫助大家更輕鬆地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。
高蛋白質菜單 | 內容 | 蛋白質含量(約) | |
---|---|---|---|
早餐 | 菠菜炒蛋 | 雞蛋 2 顆;菠菜;起司 1 片 | 20 克 |
燕麥優格 | 優格 100 克;即時燕麥片 50 克 | 9 克 | |
蛋餅配豆漿 | 雞蛋 1 顆;蛋餅皮 1 片;豆漿 250 克 | 18 克 | |
希臘優格 | 希臘優格 100 克;水果;亞麻仁籽 | 15 克 | |
豬肉漢堡 | 豬絞肉 100 克;生菜;番茄;起司 1 片;漢堡麵包 50 克;雞蛋 1 顆 | 35 克 | |
午餐 | 雞胸肉三明治 | 全麥土司兩片;¼ 個酪梨;¼ 個牛番茄;雞胸肉 85 克 | 25 克 |
蝦仁炒飯 | 蝦仁 100 克;白飯 160 克;雞蛋 1 顆 | 34 克 | |
雞肉咖哩飯 | 雞肉 100 克;白飯 160 克;胡蘿蔔 | 31 克 | |
豆腐鷹嘴豆泥沙拉 | 傳統豆腐 100 克;鷹嘴豆泥 100 克;番茄;小黃瓜 | 16 克 | |
烤雞胸肉便當 | 雞胸肉 100 克;糙米飯 160 克;水煮花椰菜;煎蛋 | 35 克 | |
晚餐 | 紅燒牛肉麵 | 牛腱 100 克;麵條;青菜 | 30 克 |
鮭魚飯 | 鮭魚 100 克;白飯 160 克 | 29 克 | |
煎豆腐配紅藜麥 | 傳統豆腐 200 克;紅藜麥 160 克:青菜 | 24 克 | |
黃豆咖哩 | 黃豆 100 克;花椰菜;紅蘿蔔;馬鈴薯;椰漿 | 18 克 | |
煎魚配紅藜麥 | 鯖魚 100 克;紅藜麥 160 克;青菜 | 30 克 |
蛋白質雖然重要,但攝取過多會有風險嗎?
通常來說,任何營養素的攝取過多或不足都對健康不利。均衡飲食,適量補充多種營養,才能維持身體健康。過量攝取蛋白質也可能會帶來健康上的風險。比方說,長期攝取極高蛋白飲食可能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,尤其是對於本身腎功能較差的人,過量蛋白質可能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。此外,若高蛋白飲食中含有大量紅肉和高飽和脂肪,可能會提高罹患心臟病與大腸癌的風險;相對而言,以植物性蛋白為主的高蛋白飲食,則比較不會有類似疑慮。
uMeal 夏威夷拌飯:營養均衡的好選擇
夏威夷拌飯提供多種優質蛋白質來源,包括雞肉、鮭魚、鮪魚、海鮮總匯,還有素食的鷹嘴豆泥與豆腐捲。搭配雜糧飯、紅藜麥等穀物,再加上富含膳食纖維、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配菜,讓你在一餐中獲得多種營養素。不僅補充蛋白質,還兼顧營養均衡。
來自夏威夷的生魚拌飯,本以生魚片、飯和蔬菜為基底,主打輕爽無負擔的烹飪方式,並搭配醬料添增風味。來到台灣後,更衍生出多種選擇,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,增添餐餐的變化,並吸收不同的營養。最後再以奇亞籽、黑芝麻等堅果點綴,口感與營養一次升級。現在就來一碗營養滿滿的 uMeal 夏威夷拌飯,補足一餐所需的蛋白質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