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三分練、七分吃」是健身圈中流傳的經典觀念,意思是健身成果有 30% 來自於運動訓練,而 70% 取決於飲食,若想要擁有理想體態,完善的健身飲食計畫可說是相當關鍵。這篇文章將會從零開始,帶你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健身飲食菜單,跟著以下四個步驟,一步步完成專屬的飲食規劃:
- 確認健身的目標(增肌、減脂、維持體態)
- 計算自己每天需要攝取多少熱量,並分配營養素比例
- 挑選適合的食物
- 規劃健身飲食菜單
步驟一:開始健身飲食計畫前,先確認你的健身目標!
在規劃健身飲食該怎麼吃之前,第一步要先確認自己的健身目標,是想要增加肌肉量、減少體脂肪、還是維持體態?根據不同的目標,健身飲食所需要的熱量與營養會有非常大的差異,建議大家先確認好自己的需求,才能往下制定出有效的飲食計畫。
增肌
目標:促進肌肉生長,增加肌肉量與體重
所需熱量:每日攝取熱量需大於消耗熱量(創造熱量盈餘)
飲食原則:以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為主,提供身體足夠的能量來幫助肌肉生長、修復
減脂
目標:減少體脂肪,打造緊實的身材
所需熱量:每日攝取熱量需小於消耗熱量(創造熱量赤字),讓身體動用儲存的脂肪作為能量來源,達到減脂目的
飲食原則:控制熱量,同時也要維持蛋白質的攝取,避免減脂過程中流失肌肉量
維持體態
目標:已達到理想體態,想保持目前的身材與體重
所需熱量:每日攝取熱量等於消耗熱量(達到熱量平衡)
飲食原則:確保飲食中包含均衡多樣化的食材,以獲得全方面的營養
步驟二:健身飲食兩大關鍵,計算每日攝取熱量、分配所需營養素
上一段介紹了不同健身目標的「熱量」與「營養」原則,這也是健身飲食中的兩大關鍵,每天要吃多少食物?又要吃哪些食物?都取決於每個人所需的熱量與營養分配。在這個步驟中,將帶你計算出自己每天需要的熱量、以及營養素分配的比例。
計算每日攝取熱量-認識基礎代謝率與TDEE
1. 根據體型年齡,計算基礎代謝率
基礎代謝率(Basal Metabolic Rate,簡稱 BMR)是計算每日總消耗熱量的重要數值,這是指人體在完全靜止的狀態下,維持生命機能所需的最低熱量,包括維持呼吸、心跳、體溫調節等等。簡單來說,就是即便整天躺著什麼事都不做,身體為了維持正常運作也會消耗的最低熱量。
【BMR 計算公式】
- 男性:BMR=10×體重(公斤)+6.25×身高(公分)-5×年齡(歲)+5
- 女性:BMR=10×體重(公斤)+6.25×身高(公分)-5×年齡(歲)-161
舉例來說,假設一位 30 歲男性,體重 70 公斤,身高 172 公分,BMR=10×70+6.25×172-5×30=5=1630 大卡。
2. 根據活動量,計算TDEE
了解自己的 BMR 基礎代謝率後,接著還需要計算「每日總消耗熱量」(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,簡稱 TDEE),這是指一整天當中身體所消耗的總熱量,包括基礎代謝率、日常活動、運動消耗、消化代謝食物的熱量等等。TDEE 是制定健身飲食的關鍵指標,計算方式為「BMR x 活動係數」,通常活動量愈大活動係數就愈高、TDEE 也會愈高,你可以參考以下的公式,推估自己的 TDEE:
【TDEE 計算公式】BMR x 活動係數
- 久坐不動(沒有運動習慣或很少運動)TDEE=BMR x 1.2
- 輕度活動(每週運動 1-3 天)TDEE=BMR x 1.375
- 中度活動(每週運動 3-5 天)TDEE=BMR x 1.55
- 高強度活動(每週運動 6-7 天)TDEE=BMR x 1.725
- 極高強度活動(密集進行高強度訓練或勞力工作)TDEE=BMR x 1.9
舉例來說,假設一位 30 歲男性,體重 70 公斤,身高 172 公分,BMR 為 1630 大卡,每週運動 1-3 天,TDEE=1630×1.375=2241 大卡。如果覺得計算太複雜,也可以直接用網路上的 BMR、TDEE 計算工具,就能快速得到答案囉。
3. 根據健身目標,計算飲食需要多少熱量
計算完 TDEE 後,最後要根據你的健身目標,來決定每天需要攝取多少熱量:
- 增肌:攝取熱量 = TDEE x 1.1~1.2,讓每日攝取熱量大於消耗熱量(創造熱量盈餘)
- 減脂:攝取熱量 = TDEE x 0.8~0.9,控制每日攝取熱量小於消耗熱量(創造熱量赤字)
- 維持體態:攝取熱量 = TDEE ,讓每日攝取熱量等於消耗熱量(保持熱量平衡穩定)
舉例來說,假設一位 30 歲男性,體重 70 公斤,身高 172 公分,每週運動 1-3 天,TDEE 為 2241 大卡,增肌飲食熱量需要 2465~2689 大卡,減脂飲食熱量則需控制在 1793~2017 大卡。
分配所需營養素-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
了解自己每天需要攝取多少熱量後,接著要將熱量分配給「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」三大營養素,也是健身飲食中最主要的營養成分,「蛋白質」主要用來修復和生長肌肉、「脂肪」能幫助身體吸收營養、「碳水化合物」則是身體的主要燃料,可以提供日常活動需要的能量。根據增肌、減脂等不同目標,三大營養素比例也會有所不同:
增肌:蛋白質 25%~30%、脂肪 15%~25%、碳水化合物 50%~60%
減脂:蛋白質 30%~40%、脂肪 20%~30%、碳水化合物 30%~45%
維持體態:蛋白質 10%~20%、脂肪 20%~30%、碳水化合物 50%~60%
步驟三:挑選健身飲食適合的食物
了解每天所需要的熱量和營養素比例後,再來看看要從哪些食物獲得這些營養吧!
蛋白質
1 克蛋白質會產生 4 大卡熱量,可以提供人體所需能量與充分的飽足感。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從「豆魚蛋肉類」來攝取蛋白質,其中特別推薦以下優質蛋白質,富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、且容易被吸收消化:
- 毛豆:富含膳食纖維、礦物質、維生素,適合素食者補充蛋白質
- 鷹嘴豆:蛋白質含量高,且富含鐵質、鋅等礦物質,適合素食者補充蛋白質
- 板豆腐:脂肪與熱量都不高,是減脂餐常見的食材
- 鮭魚:富含 Omega-3 脂肪酸,有助於抗發炎、提升心血管健康、減少脂肪堆積
- 鮪魚:富含蛋白質與豐富維生素,若購買鮪魚罐頭建議選擇「水煮」取代「油漬、鹽漬」
- 鯖魚:含有豐富的深海魚油,營養價值高,價格在魚類中相對平實
- 蝦子:低脂肪、低熱量、高蛋白的海鮮選擇,適合減脂時期控制熱量
- 雞蛋:料理方式簡單、快速、多樣,是 CP 值很高的蛋白質食物
- 雞胸肉:蛋白質含量是肉類中最高的,熱量和脂肪也相對較低,是增肌減脂都相當受歡迎的蛋白質來源
- 豬里肌:屬於豬肉中的瘦肉部分,脂肪含量低、價格較親民
- 瘦牛肉:例如菲力、牛腱等瘦肉部位,除了蛋白質外還能提供肌酸、鐵、鋅等營養,有助於增肌和提升整體健康
脂肪
1 克脂肪會產生 9 大卡熱量,是身體能量主要的儲存形式,在健身飲食中能幫助人體穩定血糖、延長飽足感、促進新陳代謝,即便在減脂期也一定要攝取適量脂肪,否則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或荷爾蒙失調等問題。建議從
下列食物來攝取的健康脂肪:
- 酪梨:成分有 20% 含量為脂肪,被稱為是「森林中的奶油」,是相當天然又健康的脂肪來源,適量攝取可以防止細胞老化、降低疾病風險
- 堅果類:像是腰果、杏仁、核桃、胡桃、夏威夷豆等等,除了油脂外還富含纖維與維生素,但要注意堅果熱量很高,每天建議不要吃超過一掌心份量(大約 30 克),另外也要選擇無調味、低溫烘焙非油炸的堅果
- 種子類:像是南瓜子、葵花子、奇亞籽、芝麻等等,富含纖維與礦物質,適合加入湯、豆漿、沙拉、燕麥中增加口感和營養
- 黑巧克力:黑巧克力中的可可脂屬於天然脂肪,巧克力 % 數愈高代表可可脂含量愈高,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、保護心血管健康,是健身飲食的點心好選擇
- 橄欖油:富含油酸、多酚、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有幫助脂肪分解、抗發炎等好處
碳水化合物
1 克碳水化合物會產生 4 大卡熱量,是人體進行活動主要的能量來源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選擇很多,建議以未經加工、不含過多添加物的「原型食物」為主,才能攝取到較完整的營養。此外也建議選擇「低 GI(低升糖指數)」食物,GI 值愈低,代表食物進入人體後血糖上升的速度愈慢,也就能提供更持久的能量,有助於延長飽足感、避免吃過量食物、減少體脂肪形成,對於健身飲食來說好處多多。
- 燕麥:富含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多種維生素,是相當營養的碳水化合物來源,建議選擇加工較少的「傳統燕麥片」而非「即食燕麥片」,才能攝取到完整營養
- 藜麥:富含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 B、健康油脂,被譽為是「超級食物」,適合煮成飯或加入沙拉中食用
- 糙米:比起白米更保留了胚芽、米糠中的膳食纖維與礦物質,能幫助消化並增加飽足感
- 薏仁:有助於降低血脂與膽固醇,適合和米飯一起煮作為日常主食
- 玉米:營養密度高,減脂建議吃熱量低的「白玉米」、補充營養建議吃富含葉黃素的「黃玉米」、增肌建議吃蛋白質高的「糯米玉米」
- 地瓜:熱量低且富含膳食纖維,能提供充分的飽足感,適合減脂時期攝取
- 全麥義大利麵:豐富的纖維有助於穩定血糖、增加飽足感,提供身體持久充足的能量。減脂時口味建議以清炒取代醬料,避免攝取過多熱量
- 全麥麵包:和白吐司、可頌等麵包相比 GI 值較低,能降低飢餓感,適合運動前後食用
步驟四:「增肌」的健身飲食菜單
知道要如何挑選健康營養的食物後,最後一步就是要安排你的健身飲食菜單!如果目標是「增肌」,建議每天攝取的熱量要比消耗熱量(TDEE)多出 10%~20%,也就是將 TDEE x 1.1~1.2 倍,並以「蛋白質 25%~30%、脂肪 15%~25%、碳水化合物 50%~60%」的比例來分配營養素。以下提供增肌飲食的三餐指南、以及一週菜單範例給大家參考:
- 早餐:補充能量,以碳水化合物為主、蛋白質為輔
- 午餐:均衡攝取高蛋白和碳水化合物,並搭配蔬菜補充纖維
- 晚餐:選擇低脂肪的蛋白質食物,搭配適量碳水
- 點心:如果有進行運動或高強度訓練,可以在訓練後 30~60 分鐘內補充含有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加強肌肉及能量修復
早餐 | 午餐 | 晚餐 | 點心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星期一 | 全麥麵包酪梨切片水煮蛋 | 糙米雞胸肉花椰菜 | 地瓜滷牛腱豆腐味噌湯 | 蛋白棒堅果一把 |
星期二 | 燕麥粥加高蛋白粉煎蛋堅果一把 | 鮭魚蛋炒飯燙青菜 | 藜麥糙米飯豬里肌板豆腐 | 高蛋白粉黑巧克力 |
星期三 | 全麥蛋餅鮪魚無糖豆漿 | 薏仁糙米飯烤雞腿排燙菠菜 | 玉米蝦子毛豆藜麥沙拉 | 茶葉蛋堅果一把 |
星期四 | 地瓜炒蛋無糖優格 | 藜麥糙米飯鹽烤鯖魚涼拌菠菜 | 全麥義大利麵蝦子綜合蔬菜 | 蛋白棒香蕉 |
星期五 | 全麥麵包無糖花生醬煎蛋 | 全麥麵條雞胸肉燙青菜 | 地瓜滷牛腱板豆腐 | 茶葉蛋堅果一把 |
星期六 | 地瓜希臘優格堅果一把 | 煎菲力牛排玉米花椰菜 | 全麥墨西哥餅皮水煮鮪魚炒蛋 | 全麥吐司一片無糖花生醬 |
星期日 | 全麥吐司鮪魚拌水煮蛋無糖豆漿 | 豬里肌蛋炒飯青菜豆腐湯燙青菜 | 雞胸肉捲南瓜濃湯 | 高蛋白粉香蕉一根 |
▎延伸閱讀:【增肌飲食】
步驟四:「減脂」的健身飲食菜單
而如果你的目標是「減脂」,建議每天攝取的熱量要比消耗熱量(TDEE)少 10%~20%,也就是將 TDEE x 0.8~0.9 倍,並以「蛋白質 30%~40%、脂肪 20%~30%、碳水化合物 30%~45%」的比例來分配營養素。以下是減脂飲食的三餐建議、以及一週菜單範例,大家可以參考看看:
- 早餐: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與低 GI 的碳水化合物,控制血糖、提供飽足感,避免上午飢餓
- 午餐:以高纖維、低脂肪的蛋白質食物為主,並搭配大量蔬菜控制熱量
- 晚餐:清淡飲食,減少熱量攝取
- 點心:選擇高纖維、低熱量(不超過 100 大卡)的天然食物,能延長飽足感,減少暴飲暴食的機會
早餐 | 午餐 | 晚餐 | 點心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星期一 | 燕麥粥毛豆炒蛋無糖豆漿 | 蒸魚全麥麵條燙青菜 | 板豆腐涼拌菠菜薏仁糙米飯 | 無糖優格 |
星期二 | 地瓜茶葉蛋無糖豆漿 | 雞胸肉毛豆玉米藜麥沙拉 | 皮蛋豆腐燙青菜糙米飯 | 堅果一把小番茄 |
星期三 | 全麥麵包水煮蛋酪梨 | 去皮滷雞腿糙米飯花椰菜 | 鷹嘴豆泥烤雞柳生菜沙拉 | 茶葉蛋 |
星期四 | 燕麥粥鮪魚炒蛋無糖豆漿 | 豬里肌藜麥糙米飯燙青菜 | 滷牛腱青菜豆腐湯地瓜半條 | 蛋白棒 |
星期五 | 原味玉米片無糖優格煎蛋 | 清蒸白蝦薏仁糙米飯綜合烤時蔬 | 雞胸肉花椰菜玉米半根 | 茶葉蛋 |
星期六 | 地瓜雞胸肉無糖豆漿 | 烤鮭魚全麥義大利麵蕃茄洋蔥蔬菜湯 | 板豆腐涼拌菠菜糙米飯 | 黑巧克力 |
星期日 | 全麥吐司鮪魚拌水煮蛋酪梨 | 去皮烤雞腿生菜沙拉地瓜 | 綜合滷味(豆乾、海帶、瘦肉)燙青菜 | 無糖優格 |
▎延伸閱讀:【減脂營養素】
夏威夷拌飯,一碗補足健身飲食所需營養!
現代人要兼顧工作和健身,規劃健身飲食變成一大挑戰,外食族如果想吃的健康又營養,推薦來一碗「夏威夷拌飯」補足滿滿能量!夏威夷拌飯以優質蛋白質、原型的碳水化合物、多樣蔬菜為主,調味上少油少鹽,非常適合健身飲食。此外,夏威夷拌飯的配料還可以根據不同健身目標自由搭配,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健康餐盒,例如提高蛋白質比例來幫助增肌,或減少碳水化合物含量來控制熱量,選擇上豐富又多變,就算每天吃也不容易膩。無論是增肌、減脂還是維持體態,夏威夷拌飯都是健身飲食的好選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