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質好處多多,無論是肌肉生長、骨骼強化,還是維持免疫系統的運作,都需要蛋白質的幫忙。本文將帶你認識蛋白質的功能、日常攝取建議、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質,幫助你維持健康的身體機能,以及蛋白質攝取不夠時,要注意身體會有哪些警訊。

在談論蛋白質功效前,先認識「蛋白質」是什麼?

蛋白質(Protein)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,來自全穀雜糧類、蔬菜類、豆魚蛋肉類、乳品類、水果類,以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的六大類食物,經過消化系統分解後形成。除了蛋白質,我們平常吃的食物還能提供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和水,共同構成六大營養素。為了讓身體健康運作,所有營養素都需要均衡攝取,確保能被充分吸收與利用。

雖然蛋白質已經是從食物分解而來的,但其實蛋白質在我們體內,還可以再被進一步分解為更小的單位——胺基酸。胺基酸一種化學物質。細胞正是透過胺基酸來合成蛋白質,以維持身體機能。

我們日常需要的胺基酸共有 20 多種,雖然統稱為蛋白質,但實際上可細分為不同類型。這 20 種胺基酸能組成各種蛋白質,其中11 種可由人體自行合成,稱為「非必需胺基酸」;而其餘 9 種無法自行合成,必須透過食物攝取,稱為「必需胺基酸」。

蛋白質食物攝取

蛋白質功效

蛋白質是我們身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,構成了許多基本的器官和組織。從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胺基酸,也正是體內化學反應所需要的關鍵元素。以下將仔細說明對於身體來說,蛋白質好處有哪些。

蛋白質功效一、肌肉生長與修復

肌肉纖維細胞是由蛋白質組成的,因此想要增長肌肉,首先需要足夠的蛋白質。在肌肉運動時,會造成微小的撕裂傷,而在修復過程中,新的肌肉細胞會生成,幫助肌肉增大。

蛋白質功效二、預防肌少症

肌少症就是肌肉流失的疾病,當肌肉減少,身體的支撐力會變弱,骨骼也會缺乏保護,容易造成骨折或失去對身體的控制力。增加肌肉量有助於預防肌少症,而蛋白質正是增生肌肉的關鍵。

蛋白質保護骨骼

蛋白質功效三、保護骨骼

肌肉包覆在骨骼外,對骨骼有保護作用。當我們受到外力衝擊時,肌肉會先吸收部分力量,減少骨骼的壓力。另外,蛋白質也能幫助將營養素輸送至骨骼,幫助骨頭吸收鈣質,增進骨骼健康。

蛋白質功效四、形成新的組織

新的人體組織形成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來支撐,除了肌肉外,我們身體的許多部分,如頭髮、指甲、皮膚等,也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。補充足夠的蛋白質,有助於提升頭髮光澤、指甲強韌度以及皮膚彈性。

蛋白質功效五、傳送氧氣與營養素

血液中的血紅素(Hemoglobin)就是一種蛋白質,可與氧氣結合,幫助紅血球將氧氣運送至全身;載體蛋白(Carrier Protein)則可以攜帶營養素、激素和代謝物。這兩種蛋白質,都可以把對細胞重要的物質送至全身上下,對於維持人體正常運作都功不可沒。

增強免疫力、維持免疫系統健康

蛋白質功效六、增強免疫力、維持免疫系統健康

蛋白質有助於合成免疫細胞和抗體,例如:白血球、淋巴球(包含 T 細胞、B 細胞)與巨噬細胞等,來提升我們的免疫系統,對抗病菌,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,免疫細胞無法順利生成與運作,而免疫力下降,則會增加生病、受傷後被感染與傷口復原緩慢的情形。

蛋白質功效七、維持身體運作

體內的許多化學反應都需要荷爾蒙或酶(即酵素)的參與,這些賀爾蒙和酶的組成也與蛋白質息息相關。因此,身體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來進行日常的生理功能,像是消化等過程。

蛋白質功效八、幫忙平衡血糖波動

在攝取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,血糖會上升。由於蛋白質在胃中需要的消化時間較長,因此當與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時,蛋白質能幫助食物在胃部停留久一點,使消化變慢,減緩碳水中的葡萄糖快速釋放進血液,來達到幫助平衡血糖波動。

蛋白質平衡血糖波動

蛋白質功效九、減少飢餓感

如上所述,蛋白質需要較長的消化與吸收時間,能夠減少飢餓感。另外蛋白質對控制我們感到飢餓的賀爾蒙--飢餓激素,Ghrelin,也有所影響,可降低飢餓激素分泌,讓我們不會感覺一直餓,保持更長時間的飽足感。

蛋白質功效十、維持情緒穩定與腦部健康

提及蛋白質時,多數人都會與長肌肉連結一起,但其實蛋白質與腦部健康也息息相關。蛋白質經過消化後所產生的胺基酸,是許多神經傳導物質,如:血清素、多巴胺等的基礎原料,而神經傳導物質掌控著情緒、睡眠、記憶力等各種腦部反應;另外身體中神經元的訊息傳遞,同樣需要蛋白質的參與。

每天該吃多少蛋白質

每天該吃多少蛋白質?

在了解十大蛋白質功效以及對於人體好處後,該如何知道自己吃的蛋白質夠不夠呢?每天到底要攝取多少蛋白質呢?就像其他健康問題一樣,「每天該吃多少蛋白質」的答案其實因人而異,體重、年齡和運動量都會影響需求。身體成分較大的人,所需的蛋白質也會比較多;還在成長的青少年,則需要更多蛋白質來幫助形成新組織;而老年人也需要額外補充蛋白質,以預防肌少症。想額外了解長者如何預防肌肉流失?可以參考《老人補充蛋白質》文章。

衛福部發布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中,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如下:

  • 10~12 歲青少年:
    • 男:體重(公斤)*1.4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    • 女:體重(公斤)*1.3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  • 13~15 歲青少年:
    • 男:體重(公斤)*1.3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    • 女:體重(公斤)*1.2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  • 16~18 歲青少年:
    • 男:體重(公斤)*1.2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    • 女:體重(公斤)*1.1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  • 18歲以上成年人:體重(公斤)*1.1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  • 70 歲以上老年人:體重(公斤)*1.2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  • 孕婦:體重(公斤)*1.1 +10 公克=建議的蛋白質量

舉例來說,15 歲 50 公斤的少女,每天建議補充的蛋白質量為:50*1.2 = 60 公克。而 25 歲 70 公斤的成年人,每天建議補充: 70*1.1 = 77 公克。

了解蛋白質功效後,若攝取不足對於身體會有什麼影響?

從上面看來,體內許多必要的活動需要蛋白質來協助,蛋白質對身體來說好處多多。但相反過來,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或是蛋白質吸收不良,對我們的健康會有什麼影響呢?

  1. 肌肉流失、體力下降
  2. 指甲和頭髮變得脆弱、容易掉髮,以及皮膚乾操
  3. 容易感到飢餓,進而可能吃入過多熱量
  4. 免疫力下降、容易感冒,或是傷口癒合速度變慢
  5. 內分泌、荷爾蒙功能受到影響,可能血糖不穩、女性經期不規律、甲狀腺異常等

另外,長期的蛋白質不足,對於成長期的兒童或是青少年,會造成發育、發展遲緩的現象。當身體出現以上警訊時,可能是蛋白質攝取不足,這時不妨檢視一下飲食是否有缺乏蛋白質的問題;不過若是長時間狀況都沒有改善,則建議至醫院檢查。

富含蛋白質的食材推薦

補充蛋白質最好的方式還是從食物中攝取,同時還可以攝取其他養分,顧及營養均衡。蛋白質可以分為「動物性蛋白質」與「植物性蛋白質」。動物性蛋白質大部分為「完全蛋白質」,包含 9 種人體必需胺基酸;植物性蛋白質則有「完全蛋白質」,也有不包含所有必需胺基酸的「非完全蛋白質」兩種。因此,在攝取蛋白質時,也要考量到蛋白質的來源與種類,盡量把「完全蛋白質」都吃下肚。

動物性蛋白質

動物性蛋白質雖然胺基酸的種類較齊全,但是含有的油脂、膽固醇也較多,所以要注意攝取的份量與種類。通常紅肉所含的脂肪與膽固醇,較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,因此建議不要攝取過多,盡可能以白肉、海鮮,或乳製品類食物為主要蛋白質來源。

品項 每 100 克蛋白質含量(公克)
雞胸肉 23.3
牛肉 19.1
豬肉 19.2
雞蛋 12.7
旗魚 26.0
鮭魚 23.6
蝦仁 9.7

*資料來源: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(新版)

植物性蛋白質

植物性蛋白質雖然不一定都有所有的必需胺基酸,但多半含有纖維和其他營養素。而且黃豆(和相關製品)、毛豆、奇亞籽等,都有完全蛋白質。搭配不同的來源,同樣可以補充足夠的蛋白質,即使吃素也不用過於擔心。

品項 每 100 克蛋白質含量(公克)
豆腐 8.5
毛豆 14.6
白鳳豆 23.8
豌豆仁 9.2
鷹嘴豆 19.4
亞麻仁籽 20.8
奇亞籽 21.7

*資料來源: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(新版)

豆類除了蛋白質外,更是含有膳食纖維,想進一步了解膳食纖維對於身體的益處,可以參考《膳食纖維是什麼》文章。

營養補充品

近幾年健身風氣盛行,高蛋白粉、蛋白點心等蛋白質補充品逐漸變多。對於生活忙碌、趕時間的現代人來說,透過食物可能還是無法充足攝取蛋白質的情況下,也可以考慮藉由營養補充品吃進更多蛋白質。

UMealBowl

高蛋白質餐點如何準備?交給 uMeal 夏威夷拌飯吧!

夏威夷拌飯中以蛋白質主菜,搭配飯食和各式蔬菜等配料,以輕盈的料理方式,提供你一餐所需的蛋白質和多元營養素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心情,選擇不同的主食,從生魚片、雞肉、海鮮,到豆腐捲、鷹嘴豆泥,變化多端,每次吃都可以有嚐鮮的感覺。主食有雜糧飯、紅藜麥等穀物可選擇,再加上富含膳食纖維、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配菜,六大營養素一次滿足!除了營養均衡,uMeal 讓你健康但不犧牲美味。夏威夷拌飯還有多款醬料增添風味,搭配堅果,使口感更加豐富、有層次。

蛋白質的功效不單只是生成肌肉,從增強免疫系統、平衡血糖,甚至是穩定情緒等,都需要蛋白質的協助,是維持人體運作的重要營養素之一。雖然蛋白質對於身體好處多,但飲食的重點還是在於均衡、多樣、適量。掌握這些原則,讓蛋白質真正成為支持健康的穩固後盾。

You might like

你可能也會喜歡

頂級優質蛋白質新寵:向天歌神農獎鵝肉

鵝肉其實是被低估的營養寶藏?含鐵量勝過牛肉、不飽和脂肪酸媲美橄欖油,掌握優質蛋白質定義,破解增肌減脂...

8大膳食纖維好處:認識水溶性、非水溶性與膳食纖維攝取注意事項

膳食纖維不只是改善便祕那麼簡單!營養師也在推的膳食纖維原來這麼神?一次掌握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的8大健康...

GI值是什麼?升糖指數與血糖、肥胖的關聯

一次搞懂GI值計算方式與影響因素,從食物原型、熟度、吃法到搭配技巧,掌握升糖速度關鍵,從飲食入手穩定...